創業 守業 這群人,執着於情、物和事。

每週一片,每個主題,訴說一群人的故事。
我和木頭朝夕相對,決定重新包裝大自然。

Dave 從小就在父蔭下學習木工,至爸爸退休後,他決定子承父業,售賣木製家俬的同時,發展回收舊木材製造傢俱和樂器。對Dave以言,與木頭總有一種不能斷掉的連結,猶關家庭、責任和大自然。

我們都在找尋抒發自己的一套方法。

Dave同時熱愛音樂,由他手中製作過不少木製樂器,木頭,取至於大自然,重用舊木頭,是一種尊重木頭的表現,同時是一種抒發感受,與社會和大自然溝通的方法。能夠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,再找到方法釋出,也是對自我的尊重。
以木為根,人應該在生命中不斷找尋所謂「根源」

放眼望去,滿街都是傢俱店,經營一間專門以木為生的「少數派」店舖,Dave都曾心生疑問,究竟,承傳是為了生計還是對木頭的熱愛?不過,若然人的一生只窮追求填充飽腹感,死去那刻定必只剩下空虛,倘若不記得當初的執著,又如何找到最終的方向呢?
#文案
人們在放眼世界的同時,應該着眼於當前

因從小跟隨爸爸踢足球,令Jin對球衣情有獨鐘,並收集起世界各地聯賽球衣。長大的他,認為應該着眼當下的球壇,於是,選擇站在本地球員的背後,創立 @aceconceptstore 為本地軍製作球衣。
放棄和堅持,我選擇了後者

只要每日重複做同一件事,一定會做得好。
從球衣的選材和設計,到與球會合作都親力親為,初期創業的徬徨,在放棄和堅持之間,Jin只希望透過一個品牌,讓本地足球有天能得到世界的認可。
ACE是「王牌」,我想穿上ACE的人,都會成為第一

球衣,伴隨與支持著運動員的成長。Jin從堅持中學習、從失敗中進步,至少仍抱著「我可以、我做到」的信念,繼續推進本地足球事業的發展。
在媽媽肚子裏,我就學會了這門手藝

至十歲起跟隨父親學藝,再到氹仔自立門戶,一補就補了六十多年。我們經常問成叔,除了車胎,還有什麼事想做,他都笑笑說道,「這就是我的興趣。」
這世代喜愛把舊的遺棄,而我生來就會修補它們
.
「破了洞就會丟掉,現在還哪有人用補的。」成哥看來,這是容易「搵錢」的年代。不過,他仍願意花上2-3小時,對着需利用大火的修胎機,而要價只是二百五十元澳門幣。
.
成叔說,他有一個用了幾十年的日式電飯煲,如他的那一代,舊的可以修補。
這𥚃有二千多個輪胎,我選擇和它們共存共生

和自己的當下共存共生,你需要怎樣的堅持?與輪共舞,對於成叔,大概,是客人一句「你的手藝,別人做不了。」

You may also like

Back to Top